曾看到一句很有感觸的話:幸運的人,用童年治愈一生;不幸的人,用一生治愈童年。父母之間的爭吵可能會對孩子造成終身傷害,即使在成年后,也可能會受到童年噩夢的影響。
相關國際機構做過一項調查數據:在有心理問題的孩子中,父母經常吵架的比例是32%,離婚家庭的比例是30%,而普通和諧家庭的比例只有17%。
相信有一部分人經歷過一個不太幸福的童年。之所以不是很幸福,是因為父母婚姻關系不和諧,父母隔三岔五,無休止的爭吵,對很多人的童年心理產生了影響。有一些父母可能會對孩子說這樣一句話,要不是為了你,父母早就離婚了。為了孩子不離婚,孩子會幸福嗎,父母會幸福嗎?父母應該怎么處理遇到的問題?
1、孩子不是失敗婚姻的受害者
許多父母可能會簡單地認為,沒有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,對小朋友的成長將是非常不幸的。但是,許多夫妻關系不和諧,婚姻不幸福,他們也會勉強生活在痛苦的婚姻中,自稱為需要給孩子完整的家。其實,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沒給孩子應有的幸福。許多完整家庭長大的孩子,即使法律夫妻關系存在,但是一家人相處的方式形同陌路,兩人同床異夢,生活中充滿了猜忌和爭吵。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卻有了各種性格缺陷。大人們似乎不明白,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一個形式上完整的家,而是能持續不斷地感受到愛意的家。
2、家庭重心是夫妻關系
從心理學角度來看,家庭幸福與否,不是家庭與父母的和諧,也不是家庭與子女的和諧,而在于家庭中的夫妻關系。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核心,是家庭的重中之重。如果一個家庭的夫妻婚姻幸福,出生在這個家庭的孩子大概率幸福指數很高。相反,如果夫妻關系不和諧,并且長期處于這種狀態沒有調整,孩子生活在這種家庭氛圍中一定是難受的。
3、不能道德綁架小朋友
如果夫妻之間沒有愛情,性格不合,真的很難相處,離婚對于兩個人來說也是一種解脫。不要因為你的孩子而強迫自己受苦??梢院湍愕暮⒆咏忉寖蓚€人面臨的情況,和他好好談談,讓小朋友明白你的父母只是不住在一起,大家仍然是很愛他的。他仍然有父親和母親,只是以大家換一種不同的方式生活。孩子慢慢長大以后,也會理解父母的難處。
4、更重要的是離婚后如何處理親子關系?
選擇離婚,也許孩子會面臨父母分離的情況,但只要處理得當,孩子就能健康快樂地長大。
心理學家黃偉仁博士曾在《窗外還有藍天》中引用大量實驗和調查證明,到目前為止,還沒有證據斷言離婚會引起孩子的心理疾病,增加犯罪的假設。相反,有許多例子表明,只要處理得當,父母離婚的不幸就能得到轉機。
離婚只是夫妻關系的終結,而不是親子關系。共同創造更好的環境,一起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,這才是對孩子最負責的方式。
不要為了孩子而綁架孩子,不要為了孩子而忍受不幸。有人說:婚姻不一定是為了幸福,但離婚一定是為了幸福。
這個世界上總有很多我認為我是為了你好,等等,但很多時候,這種名聲為別人的自我犧牲,只是另一種偽裝的自私。如果夫妻真的到了離婚的地步,請面對失敗的婚姻,不要把孩子當擋箭牌,不要讓孩子做出不必要的犧牲。